中國汽車后市場迎來第三次創業高潮
日前本站記者專訪了業內資深專家、中國汽車配件市場咨詢委員會主任、全國汽車配件用品經理人管理委員會姚峻會長,行業中大家都喜歡叫他姚老師。他對汽車后市場發展談出自己的最新看法。
記者:姚老師,你好!2012年就要結束了,您對今年我國汽車后市場有什么看法。
姚峻:2012的汽車后市場是活躍的一年、多變的一年。中國汽車后市場從改革開放以來,經歷了兩次大的創業階段,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是我國汽車后市場發展的第一個創業高潮,伴隨中國加入WTO,1999年到2003年中國汽車后市場開始第二次創業高潮,而從2011年起中國汽車后市場進入第三次創業高潮。其最明顯的是各地縣城或縣級市都在轟轟烈烈開發建設汽車城或汽配城,2012年至少有30多個縣或縣級市在開發建設汽車城與汽配城。

記者:姚會長,你說“多變的一年”是指什么?
姚峻:2012年中國汽車后市場的權威機構——中國汽車配件用品市場協會順利換屆,產生新一屆商協會領導班子。更重要的是后市場營銷模式在改變,前點后庫的傳統汽配店改變為商品展示、電腦開票加物流配送的新穎商業模式;汽車配件銷售店轉變為地區性的車業服務店,它們從馬路邊搬到小區門口;汽車用品連鎖品牌在打造與擴大,如上海新奇特、北京特福萊和香車世家等,對加盟者的要求已經不再強調業內人士。除外,原來的飯店老板或服裝店老板看到汽車后市場豐厚的利潤也都紛紛加入到汽車美容、汽車養護、汽車精品服務于銷售的行列。車業服務成為新的商業業態出現不僅加大從業隊伍擴張,還注入大量的資金。全國的汽車用品行業開始重新洗牌,帶來新一輪創業高潮。
記者:汽車后市場第三次創業高潮的原動力在哪里?
姚峻:重要在三個方面。第一,中國年度新車上牌數達到2000萬輛,等于2000年全國汽車的保有量。每一輛汽車平均每年汽配和用品的消耗在4000元,增加2000萬輛帶來的是800億的需求,從工廠到批發商再到零售商,最終到用戶手上,最少需要經過三次交易,那就是2400億的交易額,想一想這帶給汽車后市場的商業是多大的蛋糕,有多少人想分享。第二,一線城市和沿海重要城市的城市改造,把原來在市區的汽車城、汽配城都要搬遷到城鄉結合部或新的開發區,同時大批新建中高檔社區交付使用,有車族入駐帶來日常汽車養護的需求,城市商業布點重新調整,帶來新的創業商機。第三,全國縣域經濟在快速發展,政府的招商力度也在加強,而汽車服務時最有前途的陽光產業,這樣也就產生了我上面所說的五線、四線城市的汽車城汽配城建設高潮,這又能帶來新的創業商機。
記者:10月份在南京召開的全國汽配交易會上成立了全國汽車配件用品經理人管理委員會,您還當選會長,這委員會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姚峻:我對委員會的工作提出16個字“注冊登記、崗位培訓、考核評級、全國推薦”。從改革開放開始,中國汽車后市場也有30年了。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增加,全國汽車后市場從業人員達到1億多人,而其中當經理的有千萬大軍。因為我們行業大多數都是微小企業,老板就是經理的有80%以上。行業的培訓工作非常重要。黨中央和國務院從2003年就對人才工作提出要求,要抓好三支隊伍的培養工作,其中第二類就是經營管理人才。汽車后市場人才匱乏,從業人員素質高低不一,而社會上又缺少專業的培訓機構。所以,今年四月份在西安召開的中國汽車配件用品市場協會第二次代表大會上,通過了關于成立全國汽車配件用品經理人管理委員會的決議,6月份在北京召開了籌備工作會議,10月份在南京正式成立。
記者:展望2013年,姚老師對汽車后市場有什么期望?
姚峻:中國汽車后市場在2013年會更健康有序的發展。可以很樂觀地說,2013年汽車后市場交易額的增長肯定超過國家GDP的增長。據說2011年全球汽車平均擁有量為1∶6.75,即每6.75個人擁有1輛汽車。在美國,這個比例是1∶1.3;在法國和日本的比例大約為1∶1.7;在中國僅為1∶17.2。市場的空間還很大。到今年年底全國汽車保有量將達到1.3億輛之多,其中私家車將是近1億輛 ,所以對汽車后市場來說,這是一塊巨大的蛋糕。在競爭中,商業模式會千姿百態,服務意識加強,個性化需求更多。這就看誰來做?怎么做?市場巨大、商機無限,在新年來臨之際祝大家實干興邦,再創輝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