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產業園區
襄樊(國家)高新技產業開發區
文章來源: 添加人: 更新時間:2015-04-27
襄樊(國家)高新技產業開發區1992年11月由國務院批準設立。下轄團山、米莊兩個建制鎮和紫貞、七里河兩個街道辦事處,總人口12萬人,總控制面積96平方公里,其中政策區面積7.5 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22平方公里,是襄樊市城市發展總體規劃的中心區域。經過17年的發展,共有來自美、日、法、德、韓、南非、新加坡、印度、香港、臺灣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前來投資。現有各類注冊企業2000多家,其中,工業企業620多家,經省科技廳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165家,占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的84% ;有世界500強投資企業5家,上市公司4家,工業產值過100億元企業2家, 10-20億元企業3家。
一、工業園區
1、汽車工業園。是以“服務東風、配套東風”為宗旨,以汽車零部件項目為主體的工業園區。園區總面積48平方公里,其中東風公司襄樊基地已經建成面積12平方公里,圍繞東風公司配套新建成園區面積5平方公里,正在開發建設面積7平方公里。園區內有神龍工業園、汽車電子園、節能產業園等多個園中園,重點發展汽車產業、新能源、節能環保等產業。主要企業及重點產品有風神公司的天籟轎車,東風股份公司的輕型商用車、康明斯發動機、旅行車及各種工程專用車,神龍公司的轎車發動機,新火炬公司的汽車軸承,博亞公司球籠式等速萬向聯軸器,宇清公司的汽車電機電控及福達東康公司的發動機曲軸等。
2、高新技術產業園。總面積48平方公里,其中原規劃建成區面積7平方公里,新規劃建設面積8平方公里,目前已建成3平方公里,正在開發建設5平方公里。園區內有臺商工業園、國際創新產業園、健康產業園等多個園中園,重點發展航空航天、機電一體化、新材料、健康產業等特色產業。其中,以航宇、航天42所為代表的航空航天工業,掌控著國內乃至國際上的頂端技術,神舟系列、航空救生的關鍵技術和產品均出自這里;以大力、追日為代表的機電一體化產業,已占有全國重要的市場份額,成為園區重要產業支柱;以回天膠業、國網、新華光為代表的新材料,不斷刷新同行業的技術高度,產品市場份額不斷擴大;以臺灣冠良、廣東力天為代表的制衣制鞋企業,已成為李寧、361度、阿狄達斯、安踏等國內外知名企業的核心配套商。
3、湖北(襄樊)深圳工業園。該園區是襄樊市委、市政府發揮優勢、整合資源、共建園區、加快發展的一個創舉,即由城市規劃建設部門負責園區規劃設計,襄陽區提供土地營造環境,市城投公司籌集資金開展基礎設施建設,高新區發揮國家級開發區優勢和強大的招商隊伍力量,把深圳工業園作為高新區項目擺放的主戰場。園總體規劃面積29平方公里,目前已完成首期8.5平方公里的建設任務。園區2008年4月20日奠基,當年開工建設,當年企業入區,創造了襄樊的“深圳速度”。
2009年,高新區三個工業園共實現工業總產值655億元,比上年凈增135億元,比上年增長26%;實際利用外資1.008億美元,超額完成市政府任務目標;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4.5億元,同比增長56.5 %;實現工業增加值185.5億元,同比增長48.19%;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家,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40家;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20家,創建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2家,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家,圓滿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達的各項任務目標,被國家科技部表彰為“全國科技管理系統先進單位”。
二、產業結構
——主導產業:汽車產業。依托東風汽車公司,高新區已初步成為集整車制造、關鍵零部件制造和汽車研發檢測于一體的中國新車城。整車中的乘用車以風神襄樊汽車有限公司為平臺,主要生產天籟轎車,2009年銷售達 10.6萬輛,產值 195億元。目前,該公司正計劃進行15萬輛產能的擴產工作。商用車以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為陣地,主要生產“東風小霸王”輕卡。2009年銷售整車20萬臺,實現銷售收入170億元。此外,還有東風旅行車公司生產的大型旅行車和專用車公司生產的各種工程專用車。
高新區建成了發動機、車橋和座椅調角器等汽車關鍵零部件基地。發動機包括神龍轎車發動機和東風康明斯柴油發動機,目前已經達到100萬臺的年生產能力。其中神龍轎車發動機產能70萬臺,東風康明斯柴油發動機產能30萬臺。東風德納車橋有限公司是目前亞洲規模最大的中重型車橋生產基地,產能80萬根。中航精機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最大的汽車座椅調角器生產企業,產能達300萬輛份,其產品不僅占領了國內中高檔轎車80%的市場份額,還遠銷馬來西亞、泰國、印度等國,實現了我國中高檔轎車座椅調角器從依賴進口到出口的轉變。此外, 區內還有軸承、電氣、儀表、蓄電池等160多家汽車零部件配套企業,與整車、關鍵零部件一起形成了一個較為完備的產業體系。
除整車和關鍵零部件外,高新區還有科研設施處于國際先進水平的轎車開發中心;亞洲規模最大、功能最完備的汽車試驗場和國家汽車檢測中心。
——裝備制造業:形成了以軍工企業為主體的航空航天、機電一體化、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集群。航空航天集群主要是航宇救生裝備有限公司和航天42所,航宇公司主導產品飛機救生彈射座椅,并擁有亞洲唯一的火箭撬滑軌試驗場;42所主要研究生產火箭及導彈固體助推劑。以大力公司、追日公司為主近30家企業組成的全國最大的電機軟啟動集群,主要生產電動機軟起動產品,其銷售占全國同業市場的70%以上。以新華光、國網絕緣子、回天膠業等公司為主的新材料產業集群,主要生產特種光學玻璃、合成絕緣子和汽車粘膠劑等,企業產銷能力在全國同行業中均為第一。
——新興產業:高新區在做大做強汽車特色產業的同時,積極拓展產業領域,以形成新的產業集群。一是大力發展節能裝備產業。由北京SEMC節能投資促進中心主導建設,總投資80—100億元左右,將為節能設備制造企業、節能技術服務企業以及節能綜合服務企業建立集群化生產的節能裝備產業園,規劃目標年產值300億元以上,將成為國家唯一節能裝備制造創新發展產業基地和國家低碳經濟產業示范園區。二是著力壯大新能源電動汽車產業。目前正以襄樊青山能源研究所技術指標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的磷酸鐵釩鋰離子電池為主導產品,與襄樊宇清電動汽車公司的國際首創技術“混合動力汽車電動變速驅動系統”、東風旅行車公司自主研發的客車底盤相結合,組裝生產新能源電動汽車。同時,加快襄樊高新青山電動汽車公司、中大青山電動汽車公司的純電動汽車動力總成項目建設,力爭在未來5年內,達到10萬臺套動力總成和10000輛客車的生產規模,實現產值500億元左右。
三、前景展望
根據全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結合高新區實際,高新區確定的2010年工作目標是:確保完成工業總產值900億元,同比增長35%;力爭實現工業總產值1000億元,邁進千億級國家高新區方陣;三產服務業收入200億元,凈增150億元,增長1328.6%;營業總收入突破1050億元,凈增300億元,增長52.7%;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60億元,凈增64億元,增長33%;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0家;固定資產投資力爭完成180億元,增長45%;直接利用外資1億美元;外貿出口1億美元,增長25%;招商引資80億元,增長33.3%;一般預算收入2.25億元,增長21%;稅收收入占一般預算收入比重達到96%;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20家,創建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2家。
目前,高新區已經成為襄樊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基地,襄樊市區工業經濟的龍頭和重要的經濟增長極。預計到2012年,襄樊高新區將實現生產總值500億元,全地域稅收50億元,工業總產值1700億元,營業總收入2000億元,成為全國知名、中部一流、省內領先的國家級高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