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等國家排放設限 大眾電動化道阻且長
據外媒報道,大眾集團官員表示,要想滿足歐洲及中國地區的CO2排放條例,大眾必須在2020年之前推出其首款I.D電動車。
大眾計劃在8月份公布首款基于ID概念掀背車打造的車型設計。ID概念車于去年10月份在巴黎車展上亮相,體積與高爾夫相似。
而大眾早前就已經表示將基于全新MEB模塊化的電動車平臺另外打造兩款全新車型。據悉,推出的第二款車型為SUV,按計劃將在2020年推出,而這款概念SUV也將在下月的上海車展亮相。此外,第三款車型為搭載自動駕駛功能的微型巴士,也就是1月份在底特律車展上亮相的I.D. Buzz,按計劃將在2022年上市。
大眾品牌CEO Herbert Diess表示,電動車采用的電池已經確定下來,而其團隊目前正在尋找電動車的零部件供應商。
Diess向外界透露:“計劃在2020年面世,時間上非常緊湊,且我們需要保證我們推出的電動車能夠滿足大批量銷售的需要,如期發布固然重要,但我們也必須保證期間每一個環節都能進行順利。”
中國、歐盟等排放目標較嚴苛
歐盟一直都要求車企在2021年之前將CO2排放量降低到每公里95克。而中國政府則要求車企將燃油效率降到每100公里消耗5升汽油內,約為117克CO2排放量。
大眾集團中國總經理表示,中國政府定下的目標難以實現,主要是因為中國并沒有柴油車市場,且市場上主要以SUV等大型車為主,燃油消耗較大。
大眾集團曾向中國政府許諾到2020年,在中國的新能源車的銷量能達到40萬輛,且其中包括純電動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Diess表示,中國未來電動車的市場潛力巨大。他說到:“大眾必須在2025年之前在中國售出100萬輛電動車,只有在完成這一基數目標之后,我們才能在其他市場有所作為。”
盈利是必然 多少的問題
大眾集團旗下的其他品牌,包括斯柯達、西雅特、奧迪等目前都在MEB這一平臺上推出各自的電動車型。基于這一平臺帶來的產量,Diess說到:“我相信大眾推出的首款車將會是盈利的,雖然并不會太多,而隨后推出的各款車型也將借這一平臺取得一定的利潤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