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廣東“治氣”如何干?廣州PM2.5要達標
今年廣東“治氣”如何干?近日,省環保廳向各地、各有關單位印發《廣東省大氣污染防治2017年度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當中明確了全省各地市的年度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目標以及全省年度重點工作任務。
記者從環保部門了解到,2015年、2016年,從全省平均水平看,廣東空氣質量6項污染物均實現全面達標,但去年仍有7個地市部分指標未到達標水平。對照《方案》明確的改善目標,今年全省至少要有18個地市PM2.5達標,有16個地市6項污染物實現全面達標。
●南方日報記者 謝慶裕
今年空氣不達標地市須減至五個
“綜合指數越低,表明環境空氣質量越好。”省環境監測中心專家表示,從去年的監測情況看,全省各城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呈現西翼、沿海和梅州、河源較低,廣佛肇等中北部較高的分布狀況。從逐項污染物評價指標來看,2016年全省共有14個城市空氣質量6項評價指標年均濃度達標,而廣州、佛山、東莞、江門、肇慶、清遠、揭陽7市未能達標。
其中,在最受群眾關注的PM2.5指標上,2016年我省有廣州、佛山、肇慶、揭陽未達標,4市去年PM2.5年均濃度分別為36微克/立方米、38微克/立方米、37微克/立方米、39微克/立方米(國標二級標準限值為35微克/立方米)。
而《方案》確定的年度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目標顯示:今年佛山、揭陽市的細顆粒物(PM2.5)的年均濃度下降到37微克/立方米以下,其他指標年均濃度達標;肇慶市PM2.5的年均濃度下降到36微克/立方米以下,其他指標年均濃度達標;廣州市氮氧化物年均濃度下降到45微克/立方米以下,其他指標年均濃度達標;廣州、佛山、中山、肇慶的臭氧濃度不得超過2016年水平,并力爭下降;全省其他城市環境空氣污染物年均濃度全面達標。
也就是說,在2017年,除了佛山、肇慶、揭陽,其余地市PM2.5年均濃度均需要達標。從6項污染物濃度來看,今年全省至少要有16個地市全面達標,不達標地市須減至5個。
而在優良天數比例(AQI達標率)上,去年全省平均為92.7%,根據今年目標,今年全省要有12個地市超過去年全省的平均水平。
不達標市要清查重污染行業
為了達到預期目標,《方案》從工業源、移動源、面源、發展綠色經濟、調整能源結構、提高預判能力等六大方面,提出了具體方案。
其中,在工業源方面,《方案》要求廣州、佛山、肇慶等空氣質量不達標城市要對行政區域內火電、化工、陶瓷、玻璃、造紙等重污染行業和石化、工業涂裝、印刷、家具制造等13個揮發性有機物重點排放行業開展全面清查,制訂并實施淘汰退出方案,開展城市交界處工業集聚區、村級工業園連片環境綜合整治。
去年,全省各市在城市建成區全部劃為高污染燃料禁燃區,禁止燒煤等高污染燃料。《方案》提出,今年各地要擴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嚴厲查處禁燃區內銷售、使用煤炭等高污染燃料的違法行為,2017年底前全面完成高污染鍋爐淘汰工作。
此外,加快推進工(產)業園集聚區集中供熱。全省具備一定規模用熱需求的園區基本實現集中供熱,關停供熱區域范圍內使用高污染燃料的分散供熱鍋爐,全省集中供熱量占供熱總規模比例達到70%以上。
對高排放行業的監管也將加強。“根據《方案》,廣東將加大電廠、石化、鋼鐵、水泥、陶瓷、玻璃等高排放行業和國控、省控等重點企業的監管執法力度,實行24小時在線監控,明確排污不達標企業最后達標時限,到期不達標的堅決依法關停。”省環保廳相關負責人說。
梯度淘汰非電動公交車
機動車等移動源污染的控制,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對此,《方案》提出積極推動公交電動化,深圳市要在2017年實現公交客運純電動化,2020年實現出租車(含網約車)純電動化;2017年起,廣州、佛山市更新或新增的公交車,應全面實現純電動化,力爭2020年底實現公交純電動化;珠三角其他地區更新或新增的公交車中,純電動公交車比例不得低于90%,其余10%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車;合理調控機動車保有量,嚴格網約車環境準入,全省各地開展中心城區、郊區、邊遠地區非電動公交車梯度淘汰工作。
作為機動車污染排放大頭的黃標車,在鼓勵淘汰多年后,限行與執法力度將進一步加大。《方案》要求,全面推行黃標車闖限行區和跨地區電子執法處罰,增加電子警察卡口,繼續推進環保、公安部門黃標車數據實時交換,提高電子執法準確率,確保全省各地級以上市全部加入跨區域聯合電子執法。
此外,全面加強飲食油煙治理。城市建成區飲食服務業爐灶應使用燃氣、電等清潔能源,大力推廣應用電磁廚具等電能替代產品,提升餐飲服務環保水平;2017年底前所有排放油煙的餐飲企業和單位食堂應安裝高效油煙凈化設施,大型餐飲業戶加裝油煙在線監控監測設備,確保油煙凈化設施正常使用。
進度滯后地區將約談問責
“我們將強化對年度實施方案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和評估考核。”省環保廳相關負責人指出。根據《方案》,廣州、佛山、東莞、江門、肇慶、清遠、揭陽等空氣質量未達標城市要在2017年編制實施達標規劃,明確達標時間表、路線圖和重點項目,已達標城市要穩定達標并力爭持續改善。對工作責任不落實、項目進度滯后、環境空氣質量改善未達到年度考核目標的地區和部門,按規定予以約談問責。
暨南大學環境與氣候研究院副院長鐘流舉表示,盡管經過多年治理,近年來我省部分大氣污染物如PM2.5年均濃度大幅下降,但部分污染物特別是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的排放總量依然較大,一旦遇到不利氣象條件,仍會發生大氣重污染現象。
對此,《方案》提出,各地還要完善污染天氣應對方案,可能發生中度以上污染等級(AQI超過150)天氣時提前采取強化措施,增加灑水頻次、車輛限行、集中查處環保違法違規行為、查處露天焚燒行為、查處揚塵污染行為、重點監管不穩定達標企業、重點企業實施污染物限排、對超標排放企業依法實行最嚴處罰等,實現對污染態勢的提前防范和壓制。
環保部門將推廣衛星遙感、無人機等技術監控手段運用,提升對企業大氣污染物偷排偷放和治污設施停運等環境違法行為的監督執法效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