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銷售管理辦法》出臺 加價賣車現象依舊
“報價70萬加價30萬,還不如直接指導價標99萬!玩的什么套路?”早就想入手一輛進口豐田埃爾法的白先生抱怨道。

《汽車銷售管理辦法》(以下簡稱新《辦法》) 實施前,市場上緊俏車型加價銷售、捆綁銷售的情況屢見不鮮。輿論普遍認為新《辦法》出臺以后,將堵死經銷商加價賣車的通道,但是《中國汽車報》記者調查后卻發現,事與愿違。
記者了解到,埃爾法作為一款豐田高端MPV憑借其豪華的內部配置和寬敞的空間,自進入國內市場以來,一直供不應求。公開資料顯示,埃爾法2015款豪華版和尊貴版的廠家指導價分別為75.9萬元和81.4萬元,然而因為一車難求,很多經銷商都會采取加價賣車的策略。實際上,近半年來埃爾法的加價金額在我國不同地區從幾萬元到30多萬元區間波動,因此也就有了白先生在文章開頭的抱怨。
商務部發布的《汽車銷售管理辦法》于今年7月1日正式施行,其中第十條明確規定“經銷商應當在經營場所以適當形式明示銷售汽車、配件及其他相關產品的價格和各項服務收費標準,不得在標價之外加價銷售或收取額外費用”。
那么,新《辦法》實施后,經銷商加價賣車的行為是否會有所收斂呢?記者在國內某電商平臺上看到,加價售車的情況依然存在。
北京金時偉業汽車貿易有限公司7月1日發布的信息顯示,店內埃爾法有現車銷售,顏色可選,目前購買部分車型加價38萬元。但當記者打電話咨詢時,銷售人員卻告訴記者目前只有白色尊貴版可以銷售,要提車需要等兩周時間。豪華版則處于斷貨狀態,什么時候有車不得而知。尊貴版售價為81.6萬元,只比廠家指導價高出2000元。
廣汽豐田北京國機回龍觀店銷售人員則表示,要買到白色豪華版埃爾法需要等1~2個月,保險費用總計1萬余元,需要在店里辦理,否則等待提車的時間可能更長。
為何新《辦法》沒有杜絕加價賣車的現象呢?其實仔細閱讀新《辦法》第十條,記者發現條款中并未明確“經銷商不得加價賣車”,而是說“不得在標價之外加價銷售或收取額外費用”。換言之,只要銷售價格與店內明示價格一致,明示了收費標準,就可以銷售。
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副教授紀雪洪認為,供求關系決定交易價格這一規律,放在其他商品上也基本適用,由于市場需求和企業產能或者商品投放量之間的不匹配,會導致部分商品供不應求,此時經銷商就會采取加價的方式,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通過加價,可以篩選出需求更強烈,同時愿意為提前享受商品帶來優越感而埋單的消費者。在價格透明的情況下,雙方達成更高的成交價格并不違法。


























